“自闭症不能治好!”
“自闭症的诊断越早越好!”
“只要诊断了自闭症,就必须送去机构干预!”
......
真的是这样的吗?
为了解决各位“星爸星妈”们的种种疑问,帮助大家走出误区,邹小兵教授在近日在做客南都健康大讲堂时,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年自闭症常见的误区,希望可以给深陷迷途的星宝家庭带来一丝希望和鼓励!
图片来源:微博@南方都市报
邹小兵教授:
不是这样!
自闭症目前至少可以分为八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自闭症表现其实很不一样,预后也不一样。
自闭症必须在3岁之前出现症状!
邹小兵教授:
不是的!
随着对自闭症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少年、青年、成年、甚至5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多年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后,也可以被首次诊断为自闭症。这也说明,自闭症并非以前所认为的,长大后都是残疾人。而女性存在“掩盖症状”的能力,导致部分女性自闭症在青年或成年后诊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她)们早期完全没有表现,可能是表现轻微或早期社会家庭包容度好。
因此自闭症的诊断不是越早越好。
自闭症有的孩子表现的很轻微,而且父母很包容的话,我有时候都会跟他们说孩子没有问题,等以后真正出现障碍了,我们再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大多数的自闭症患者是有智力智障的!
邹小兵教授:
很多人认为,大多数的自闭症的患者是有智力智障的。包括我在十年前也是这么说的。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在不断深入,但近十几年来的调查发现,约70%的自闭症孩子没有智障。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在未来这个比例还会升高。
所以我们建议各位家长,在得知孩子有自闭症时,不要太着急的去测定孩子的智力,因为自闭症的孩子都有社交障碍,我们到医院做智力测试时,医生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但孩子有社交障碍他就不回答,你不回答我就认为你不懂,因此很多孩子就这样被判断为智障。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孩子不说话、内向、胆小、目光躲避是自闭症!
邹小兵教授:
内向、胆小、目光躲避不是自闭症的表现。自闭症的孩子可以内向,也可以外向,我们诊断自闭症不是依靠这个的。
自闭症人士往往对自然世界的兴趣大于人际关系的世界,很多轻度外向的自闭症人士成年后会显得内向,是因为社交障碍让他(她)们选择了探索物质世界。
自闭症的孩子都是天才!
邹小兵教授:
的确,大约7%-10%的自闭症人士在某些方面有天赋,多数是在艺术、科学、自然、工程、技术的某个领域,其中有少数有极高的天赋,可能为人类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还发现有单项天赋的自闭症儿童比率可能比普通发育儿童高。多数自闭症孩子有特殊兴趣,一般来说在这些方面他们并没有比其他孩子有更强的能力表现。
但这些特殊兴趣和特殊能力并非过去所说的是没有用的,发现、培养转化得当,可以成为这些孩子们成年后的工作类型。
当然我们不是宣传自闭症都是天才,大约7%-10%的自闭症人士在某些方面有天赋,而且这部分人大部分被我们的教育给破坏掉了。我们想说的是,自闭症也有很厉害的人。
自闭症干预,最重要的是提高智力,让孩子会说话!
邹小兵教授:
这是一个误区。有80%、90%的孩子是会说话的!
我们现在已经不用语言障碍来作为自闭症的判断依据了。自闭症的核心问题不是语言问题、智力问题,而是社交沟通障碍。
说话只是我们沟通的一个手段。自闭症核心症状是社交沟通障碍,必须以社交沟通作为干预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低年龄时就是训练孩子的“看、指、应、说”,中期时是训练孩子的“显示、告诉、提问、征求、合作、竞争、对抗、分享、轮流”等社交能力,最高境界是“趋荣避辱”能力。我们会对所有的儿童进行各种方面的训练,但是我们要突出社交训练。
自闭症是治不好的!
邹小兵教授:
严重的自闭症,特别是很大年龄的严重自闭症,的确医学缺乏很好的手段去改善他们的社交缺陷。
但是对于轻度自闭症、低年龄的自闭症,尤其是那些外观正常的自闭症,我们还是希望家长要有充分的信心,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开展干预,相当多的自闭症儿童成年后完全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乃至于结婚生养孩子的能力。也许他们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与众不同,比如说话很直接、难交往。但与众不同不是病!
自闭症不可治愈,干预只起到改善效果!
邹小兵教授:
这个误区是需要澄清的!
听到这个说法,我们的很多家长心情都非常沉重。我要在这里澄清一下,的确,在1990年前,在欧美国家的自闭症人士多数被送到精神病院度过一生。
但1990年后,尽管有不少自闭症人士,尤其是严重的自闭症,依然会成为了残障。但随着对自闭症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积极科学的干预,很多自闭症人士已经有了很好的预后,虽然他(她)们有很多依然存在着情绪障碍,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需要终生干预,如果社会包容度增高并给予科学干预,自闭症人士会有幸福的人生。
我诊断的孩子中有上中山大学的,上海交大的,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他们成年后的确还有情绪问题,但已经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我们不能认为有焦虑问题、有抑郁问题就是残疾。如果我们的社会的包容度更高,接受能力更强,那可能这种情绪问题都没有了。
可能在我们中国,30-50%的人可能真的成了残疾人,但相信在未来,我们变成残疾人的患者会越来越少。这需要我们的医生、新闻媒体、家长、幼儿园的老师们等等一起努力,我们不要用传统的单一的标准去看待,如果孩子没有给学校带来太大的干扰,就不要区别对待。我们的家长也不要听到自闭症就崩溃,这是不对的,特别是一些轻度自闭症、中度自闭症,在经过科学正确的干预后可以有很好的生活,我们不能认为有一些特别之处就是残疾人士。我们每个人都有特别之处,我们社会应该去接纳这种不同。
我们不要一听到自闭症就心情沉重,就崩溃。我们自闭症分为很多谱系,不同的自闭症不同。很多经过科学干预后是可以有很好的生活的,我们要有信心!
自闭症与疫苗注射有关系!
邹小兵教授:
1998年的一项关于自闭症与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的关系研究发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其实这篇文章存在数据造假等问题,目前这篇文章已经被撤稿,文章第一作者也受到了处罚,后续的很多研究已经证明自闭症与疫苗无关。同样,自闭症也与疫苗中的重金属中毒无关。
反而疫苗的注射为我们人类的生命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的各位家长不要因为一些错误的认识而放弃保障孩子身体健康的机会。
孩子自闭症就在母亲身上找原因!
邹小兵教授:
一般来说,孩子的养育过程中一般母亲扮演重要角色,所以我们观念上就在母亲身上找原因。
但其实不是的,实际上我们的研究表明,可能跟爸爸有很大关系,我们的基因更多的来自于爸爸的遗传。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得了自闭症后,就开始怪妈妈,怪爸爸,有的还怪爷爷奶奶,这是不对的。
在发现孩子有自闭症后,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找原因,而是应该携手努力积极乐观的去面对。
——整理自@南方都市报 4/17日微博#南都直播#南都健康大讲堂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