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目标:跨平台兼容性
由微软在1987年开发,初衷是为了在不同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 OS、Linux)和不同文字处理软件(如 Microsoft Word、WordPerfect、OpenOffice、LibreOffice)之间方便地交换格式化的文本。
解决了纯文本(.txt)无法携带格式信息,而专有格式(如早期的.doc)在其他软件中打不开或格式错乱的问题。
支持的格式:
基本字体样式: 粗体、斜体、下划线、删除线、字体类型、字体大小。
段落格式: 对齐方式(左、右、居中、两端对齐)、缩进、项目符号和编号列表。
页面格式: 页边距、纸张大小、方向(横向/纵向)。
颜色: 文本颜色和背景颜色(有限支持)。
插入对象: 可以嵌入图片(但兼容性可能不如现代格式好)、表格等(支持程度有限且可能因软件而异)。
不支持复杂功能: 不支持宏、脚本、高级样式(如复杂边框、阴影、艺术字)、修订跟踪、高级页面布局功能(如分栏、文本框链接)等。
文件本质:
RTF 文件本质上是纯文本文件。
它使用特定的控制字和符号来描述文档的格式。例如,\b 表示加粗开始,\b0 表示加粗结束。
正因为是文本文件,所以你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如记事本、VS Code)打开它查看其“源代码”(会看到很多 {, }, \ 开头的控制符),但阅读内容会很困难。通常还是用文字处理软件打开才能看到渲染后的格式效果。
优点:
跨平台兼容性极佳: 几乎所有文字处理软件都能打开和正确显示基本的RTF格式。
相对简单: 文件结构比现代格式(如.docx)简单。
人类“可读”(在文本编辑器中): 理论上可以通过阅读控制符理解格式(虽然实践中很麻烦)。
缺点:
功能有限: 无法支持现代文字处理所需的所有复杂格式和功能。
文件体积较大: 相比纯文本大很多,也比现代.docx(本质是压缩的XML文件)大。
图片支持不稳定: 嵌入图片可能导致兼容性问题或文件体积剧增。
安全性: 虽然比.doc等格式安全(不支持宏病毒),但理论上也可能存在漏洞,不过风险较低。
逐渐过时: 随着开放标准(如 ODF - .odt)和更先进的专有格式(如 .docx)的普及,RTF 的使用场景在减少。
如何打开:
几乎所有文字处理软件: Microsoft Word、WPS Office、LibreOffice Writer、Apple Pages(macOS)、OpenOffice Writer、WordPad(Windows 自带)、TextEdit(macOS 需切换到“格式”模式)等。
文本编辑器: 如记事本、VS Code、Sublime Text 等可以打开查看其代码,但无法正常显示格式效果。